早報記者 周晶璐
  印度首個火星探測器“曼加里安”號昨日成功進入地球軌道,但中國《國際太空》雜誌執行主編龐之浩坦言:“我個人不太看好這次任務的結果。如果真的成功了,那真是一個奇跡。”
  龐之浩指出,印度在太空探索方面仍處於初級階段。與之相比,中國把空間探測的重點放在月球上,且按照既定方針進行長遠規劃,爭取每一步都有個飛躍。
  後面還有許多難關
  東方早報:“曼加里安”號已經進入地球軌道,有什麼意義?
  龐之浩:這算是一個小小的成功,但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許多難關還在後面。探測器進入地球軌道後,在20-25天的運行中需不斷加速,以獲得第二宇宙速度,由此方能擺脫地球引力,實現地火軌道轉移,這個步驟很難。2011年,中國發射的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搭載在俄羅斯“福布斯-土壤”探測器內部發射升空,但隨後因未能實現變軌而宣告失敗。
  東方早報:在此之後,“曼加里安”號還將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
  龐之浩:在探測器飛向火星的過程中,探測器系統、火箭系統、發射場系統、測控通信系統和應用系統這五大系統經受著一系列的考驗。在這之中,最為重要的是探測器系統、測控通信系統和應用系統方面的操作和運行,這是此次發射成功與否的關鍵。
  比如在測控通信方面,隨著距離越來越遠,信號強度將越來越弱,而由於印度地面接收信號的天線直徑遠遠不如美國大,因而這對高增益定向天線的能力將是個很大的考驗,這決定了地面發佈遠程遙控信號的效果。
  此外,距離遠導致信號發送到火星可能延時達20多分鐘,探測器要剋服由此帶來的影響。在探測器運行時,需要幾次修正軌道,這其中一丁點的差錯,就會導致很大誤差。
  探測器還將面臨能源系統帶來的問題。因為在向火星行進途中,太陽能輻射的能量越來越小,如何保證探測器正常工作也是一大關鍵問題。
  最關鍵的問題是,當探測器進入到火星軌道後,需在適當時機以適當速度和方向進行減速剎車運行。這一步十分關鍵且難度繫數很大,若探測器提早減速,則無法進入既定的火星軌道;若延遲減速,則很可能撞上火星錶面。
  此外,到達火星錶面後,探測器攜帶的儀器是否能正常工作,能否將拍攝數據傳回地面,這些都是此次發射是否成功的重要方面。
  我們可以形象地打個比方:發射火星探測器的難度相當於在巴黎打高爾夫,但球洞在東京。
  不看好這次任務
  東方早報:若此次發射成功,這將給印度的太空研究帶來怎樣的積極意義?從技術和能力上來判斷,您是否看好此次發射的最終結果?
  龐之浩:如果“曼加里安”號進入火星軌道,並傳回拍攝圖片,那這將對印度的空間探測技術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這表明瞭印度的火星探測技術、測控技術和應用技術都達到了世界領先的水平。目前,只有美國、俄羅斯和歐盟具有這種技術。
  但我認為,印度這次發射火星探測器的風險很大。這其中涉及的技術太過複雜,像美國和蘇聯這樣的超級大國前幾次發射都失敗了。
  印度在探月技術尚未成熟的時候發射火星探測器,且在技術較弱,研發時間短和資金缺乏的情況下進行,我個人不太看好這次任務的結果。如果真的成功了,那真是一個奇跡。
  東方早報:印度為何選擇這個時機發射探測器?
  龐之浩:因為現在正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的最佳窗口期,發射距離最短,需消耗的能量也最低。美國也將在本月18日發射一個火星大氣探測器,應該也是出於這一考慮。
  而印度此次發射的主要原因是急於想在火星探測方面做亞洲的領頭羊。
  東方早報:近些年印度在太空探索方面正積極展開研究,那麼印度在該領域處於怎樣的水平?
  龐之浩:在太空探索方面,印度仍處於初級階段。雖然此前印度曾成功發射一枚月球探測器,但該探測器並沒有達到預計2年的壽命,最終只工作了11個月。
  與印度不同,中國在空間探測領域重點研究月球探測,且按照既定方針進行長遠規劃,爭取每一步都有個飛躍。之前發射的“嫦娥”一號實現了繞月探測,而12月即將發射的“嫦娥”三號則將目標定為落月探測。
  (原標題:“難度相當於在巴黎打高爾夫 但球洞在東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s87wsjhq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