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打造、商業模式創新、大數據時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城市建築設計……10日至11日,“轉型升級 香港博覽”在寧密集推出14場專題論壇,場場緊扣蘇港合作、轉型升級紅線。這一場場“頭腦風暴”,讓江蘇人真切分享香港經驗。
  從1500元到15萬元
  香港設計師再造“上海”表
  “丁家宜最近停售了!這說明,今天做得好的產品,明天不一定還‘健在’。”香港時尚品牌策劃有限公司行政總裁袁文俊說,中國高消費群體有5200萬人,但消費的都是國際品牌,因為中國少有高端消費品牌。“香港是個中產城市,人均收入多年排名全球第二,只有中產市場才有真正的品牌。香港可幫助中國包括江蘇很多品牌轉型,從中檔邁向高檔。”
  “中國很多老品牌,後人可能要通過考古才能知曉。”這句話深深刺痛香港知名設計師李永銓。他說,江蘇製造業發達,不乏能設計、生產優良產品的企業,出現商品成本價差不多、零售價卻有天壤之別的現象,原因關鍵就在品牌。越來越多內地企業意識到要創造更高端品牌,不少到香港找他合作,將中端品牌打造成高端品牌。但往往忽略品牌的核心要素,忽略價值重塑,以為提高價格就會擁有高端市場。當發現消費者越來越少,又以降價來輓回,導致中國高端品牌很難占據國際高端市場。
  把1500元的“上海”牌手錶變成15萬元的高檔商品,是李永銓的得意之作。“上海”表1955年就賣到60元/塊,相當於當時兩三個月工資。而到幾年前,雖提到1500元/塊,但與國際名錶價格差距很大。他引進國外陀飛輪技術,找到全球知名鐘錶設計師,再用名貴材質重新包裝“上海”表,使其向收藏品靠攏,產品價值隨之提高。與之相配合,行銷推陳出新,將“上海”牌第一塊陀飛輪手錶在高級市場拍賣,最終拍到50萬元。之後,3個月內將單價15萬元的50塊限量版全部售出,讓世界認識到中國高端品牌。
  瀚睿戰略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葛理福認為,中國老品牌必須從產品的成本控制向品牌和消費價值轉化升級,回歸顧客價值。“圍繞消費者價值,試行產品和服務自主創新,讓消費者認為物有所值,唯有這樣,中國老品牌才能國際化,產品才能觸摸世界。”
  內地企業“走出去”
  不妨從香港出發
  很多人印象中,香港是內地企業進出口、吸納境外資本的重要平臺和中轉站。而當越來越多內地企業在國際資本流動的舞臺中嶄露頭角時,香港又有了新的角色定位,成為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平臺。
  香港貿發局助理總裁葉澤恩說,進入內地的海外基金一半左右從香港中轉,同時內地企業“走出去”六成以上是進入香港或通過香港走向國際。去年我省在港投資項目108個。今年1-5月,1/5以上蘇企以香港為投資目的地,投資香港總金額超過800億美元。
  “未來五年,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黃金五年,投資額將達5000億美元。”商務部台港澳司副司長孫彤說,如此龐大的資本要安全“走出去”、有效開拓國際市場,香港是很好的咨詢、中介平臺。因為這是高度自由、高度國際化的經濟體,有完善的金融、法律環境,有接軌國際的專業人才,熟悉、瞭解內地企業的特點和需求。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葉萍表示,跨境併購比國內併購更為複雜、風險更高,包括策略安排、交易結構設計、盡責調查、後續整合等。內地企業“走出去”,要規避這些風險,第一步不妨從香港開始。這裡的會計、法律等機構能提供良好的稅收約定、法律風險防控方案。
  彰顯城市個性
  香港“高參”支招南京
  有城市就有商業。當前,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商業地產規劃和商業載體設計怎麼跳出“千城一面”的窠臼?
  作為全球商業項目著名設計單位,香港巴馬丹拿集團董事車季良的觀點很明確,要讓商業地產項目融入城市、契合併放大不同城市的個性。巴馬丹拿是南京金陵飯店重要合作伙伴,從1983年飯店投運到二期擴建工程,金陵飯店背後都站著這位“高參”。
  當年,巴馬丹拿就設計了一幢57層、240米高的塔樓主體工程方案,留出城市公共園林綠化空間。時隔30年,巴馬丹拿再次擔綱新樓設計,新設計沿用現有基地主軸線,新塔樓參考現有金陵飯店正方形平面佈局,以虛的手法處理四個邊角,與原塔樓陰陽對比、相互呼應。這樣設計,充分考慮南京主城土地資源緊缺、建築與周邊環境協調、為新街口提供更多綠色等需要。
  網購在狂飆突進,實體店如何守住地盤?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物業管理總監劉偉強支了一招,用獨特的設計安排打造與眾不同的顧客體驗。要做到人文、藝術和自然三位一體,讓消費者在逛街、購物中有更多不一樣的體驗。這種理念在新世界遍及全國幾十個城市的K11購物藝術館中屢試不爽。而要實現與眾不同,方法並不複雜。“藝術”未必要花錢買多少藝術品,可做成青年設計師作品展示平臺;“自然”,不是要金碧輝煌的環境,而是身邊有樹有花草。
  本報記者 宋曉華 邵生餘  (原標題:轉型升級,香港經驗可“攻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s87wsjhq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